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音乐艺术领域最高奖,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——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10月圆满收官。
编者按:赛后独家对话“金钟奖钢琴比赛选手”,在一问一答中,走进这群在舞台闪耀的钢琴之星,触及那片属于他们的音乐世界。通过选手们一句句真诚的回答,让大家看到这样一群不懈努力、勇于探索、用心对待音乐的中国钢琴新力量。
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·钢琴比赛
林若晞
— 福建省音乐家协会选送 —
-林若晞-
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在读,师从张维教授,在校三年专业成绩名列前茅
曾代表厦门市音乐学校赴澳大利亚交流演出,并多次在校庆等重要活动中表演
2015年在厦门市鼓浪屿音乐厅成功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
屡次参加国内外钢琴大赛均获得奖项:中国音乐“小金钟”长江钢琴第二届全国钢琴比赛总决赛业年E组铜奖;2017法兰克福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少年组第一名及最佳表演奖;2019年8月荣获黄龙音乐季钢琴艺术周专业青年组铜奖;2020年10月荣获第八届德国门德尔松国际钢琴大赛亚太总决赛专业C组金奖等
金钟奖比赛是我学琴路上的又一次“高考”。我在比赛中成长,在备赛中进步。
—— 林若晞
独家对话
Q&A
问:从开始学琴到进入厦门市音乐学校,再到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,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下你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?
答: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”。从小学琴,让我失去了很多与同龄人玩耍的时间,过程虽然很辛苦,但磨练了自己的顽强意志,遇到困难不会轻易放弃。
Q&A
问:你学琴过程中的三位老师:启蒙阶段的魏安杰老师、厦门市音乐学校的盖英老师和现在的张维教授,他们分别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?
答:我的启蒙老师魏安杰老师,从小对我很严格,不仅督促我练好扎实的基本功,还会从各方面培养我对音乐的热爱。
到了音乐学校,盖英老师在音乐和技巧上给予了我很多指导,并为我争取了很多演出和比赛的机会,让我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。
进入中国音乐学院,张维老师更加系统地传授弹琴技艺,仔细地分析我存在的问题,并耐心帮助我改正。他授课特别精彩细致,特别在我备赛中,他不辞辛劳悉心指导,让我十分感动,更增强了我的信心!
Q&A
问:你曾代表厦门市音乐学校赴澳大利亚演出,那时候你多大?能否谈谈那次经历?那次交流有没有让你对音乐产生新的认识?
答:我是15岁时代表音乐学校赴澳大利亚交流演出。那次经历非常难忘,第一次随着学校出访,既兴奋又紧张,到达目的地忘记旅途疲劳,随即投入热情的演出中,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。
那次交流访问我们还深入音乐课堂共同探讨,让我感受到不同地域对音乐的理解和处理,吸引我更加深入了解异国的钢琴表演艺术,打开了眼界,对我后来的音乐之路很有帮助。
Q&A
问:在你的学琴生涯中,你参加过很多比赛,也荣获过很多奖项。通过参加这些比赛,对你的钢琴学习产生了哪些影响?
答:我觉得每个专业学生必须多参加比赛和演出。每一次备赛,专业上会有质的飞跃。每一次登台,都能积累不同经验,只有上台才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。每一次赛后,认真总结经验,以最好的状态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,才能不断进步。
Q&A
问:无论是比赛还是音乐会,演奏者们都比较注重“舞台上的状态”。在“如何进入状态”这方面,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吗?
答:其实,这个问题要从准备上场开始进行调整。要把心态放平,比赛不能把拿奖为目的,要看成是给自己一个阶段性学习锻炼的机会,不仅要调整好竞技状态,还要保持良好心态,每个人上台都会紧张,但一直不停上台表演就会让那种紧张感慢慢淡掉,直到从容面对。
Q&A
问:作为一位专业的钢琴演奏者,目前阶段,你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?你是如何突破的?
答:纵观现今的大赛,对每个演奏者都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,除了精湛的技艺,曲目积累要很多,而且要有超强的体力和意志力。
我想这次比赛后,我会好好总结经验,精准练琴,拓宽知识面,提升对音乐的感知和广度,以赛促练,未来走向更高的舞台。
Q&A
问: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?
答:未来我想当一名德艺双馨的钢琴老师,把我所学的专业技能、表演经验传授给同样热爱音乐的学生,为推动我国的音乐事业贡献一份力量。
Q&A
问:在“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—钢琴比赛”中,你选择了长江钢琴作为你的比赛用琴,能否说说你选择长江钢琴的原因?
答:长江钢琴触键手感很好,音色层次分明饱满,有利于比赛中发挥音乐想象力,演奏好每首作品。